从质量奖到卓越绩效

2022-11-24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以各国质量奖评价准则为代表的一类经营管理模式的总称,其产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起源。


质量奖的起源


质量奖,是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旨在引导、激励各行各业加强质量管理,追求卓越绩效,示范带动高质量发展。


设立政府质量奖是国际通行做法,国际上已有80多个国家设立了国家质量奖,包括最具盛名的世界三大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EFQM卓越奖(原欧洲质量奖)。


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质量奖有两个:全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


同时,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超过100个市(地、州)及更多的区(县)设立了各级政府质量奖,并各自组织开展相关评定工作。


说明:国家质量奖(获奖企业奖金200万元)、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奖金100万元)、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奖金50万元,市长质量奖提名奖金10万)。


卓越绩效模式


目前全国质量奖及地方质量奖的评审依据主要是基于导入卓越绩效模式,采用国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评价标准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既关注经营管理过程又关注经营结果。


卓越绩效管理虽然起源于质量管理,却超越了质量管理。它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体系理念推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领域。


在卓越绩效管理中,“质量”的概念得到了升华。“质量”不在仅仅表示产品、服务的质量以及工作质量,而是成为“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的代名词,以追求“组织的效率最大化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作为组织一种系统运营的“全面质量”。


因此,质量管理大师朱兰认为,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


2004年8月30日,中国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最新版本为GB/T 19580-2012 版,兼容了IS09001和ISO 9004标准。它用量化指标(1000分)平衡地评价企业卓越经营的业绩,是评价企业卓越绩效成熟度的标准,是国家质量奖和企业自我评价的依据。


评价准则由7个类目组成,分别是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类目下再细分出19个评分项、32个着重领域、108个评分点。每个着重领域下都会有一系列开放性问题。

卓越绩效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绩效成果


在我国,卓越绩效模式存在的意义有两个:


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是国家质量奖励制度的技术文件;


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公司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卓越绩效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并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并实施,其中通用公司、微软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曾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


卓越绩效模式需要在企业推行三年以上,一般企业会先自我评价,企业卓越绩效模式成熟后申报市长质量质量奖,项目评审时间为每年12月中旬,周期一般为1-2个月,咨询团队2-3人为限。

卓越绩效模式核心的价值观有11条:追求卓越管理;顾客导向的卓越;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 合作伙伴;快速反应和灵活性;关注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观点。


上述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许多世界级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应成为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卓越绩效模式追求的是卓越的结果。因此,也只有那些取得卓越结果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卓越组织。


卓越绩效案例


近几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张,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也在逐步攀升,截至2017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65.89亿元较年初增加16.2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3.73亿元,较年初增加2057.66万元,不良率2.25%,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


自2018年初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以来,坚持“三台六岗模式”从源头上严把信贷准入关、坚持支农支小定位做大贷款扩面,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把控风险、加大清降力度,在贷后环节提高清收不良贷款的成效。


经过三轮实施实施改进,银行不良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该行也成功地荣获市长质量奖。

文末有卓越绩效模式导入的主要服务项目,如您有相关需求可以留言咨询。

文章源自网络,仅作学习交流,如侵删

介绍公众号.jpg公众号-底图.pn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