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有效途径

2022-06-24

440118-PEIYDZ-408.jpg

一、开展企业内部管理的诊断工作


聘请外部专家或组建内部管理小组,结合企业规模的大小,依据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及结果七个方面,每个方面先总后分开展集中式地内部诊断工作。通过系统性的分析,评价公司的管理成熟度,确定企业经营管理的改进机会,为卓越绩效模式实施计划的制定和改进奠定基础。


二、明确卓越绩效管理定位


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必须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卓越绩效模式应用战略规划,按照“稳步实施、逐步推开”的原则,研究制定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实施步骤,确保卓越绩效模式循序渐进实施,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明确卓越绩效管理定位。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充分调动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智慧,确保战略规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明确卓越绩效管理定位,还必须从管理和目标两上层面出发,将管理与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促进,绝不能因“顾此失彼”而使卓越绩效模式无法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三、树立卓越绩效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企业管理中更好的应用卓越绩效模式,首先必须树立卓越绩效管理理念。


1.远见卓识的领导。

高层领导以前瞻性的视野、明锐的洞察力,确立系统化、具体化的组织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领全体员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不断地提升企业成熟度。企业决策层、领导层和管理层要把卓越绩效模式作为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载体,通过领导高度重视和以身作则来推动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


2.战略导向。

高层领导以战略统领企业的管理活动,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3.顾客驱动。

企业将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作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不断创新的动力,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和忠诚程度。


4.社会责任。

企业为组织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承担责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以人为本。

员工是组织之本,一切管理活动都应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促进员工的发展,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


6.合作共赢。

与顾客、关键的供方及其他相关方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互相为对方创造价值、实现共同发展。


7.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

企业的绩效源于过程,体现于结果。因此,既要重视过程,更要关注结果;要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实现卓越的结果。


四、构建卓越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在应用卓越绩效模式过程中,必须立中于企业实际,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构建卓越绩效管理体系。


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系统的视野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七个方面为我国企业实施本土化卓越绩效模式提供大框架,而GB/Z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为指导企业提高整体绩效和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南。


1.领导与战略的结合。

卓越绩效模式中企业要将领导与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大力提升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领导企业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长远发展战略。


2.顾客与市场的结合。

卓越绩效模式中企业要将客户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对客户与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查,全面收集客户和市场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企业管理、开发企业产品,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沟通能力。


3.资源与管理的结合。

卓越绩效模式中企业要将资源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管理来实现人力、物力、财务、信息的有效融合,确保发挥最大作用,比如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当建立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奖惩体系建设,并不断根据卓越绩效模式标准进行完善。


五、持续改进卓越绩效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在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和企业发展步伐,坚持不懈地改进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卓越绩效模式在企业管理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持续改进卓越绩效模式,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把同时实现“高质量、低成本、高生产率、快速度、良好社会责任”等作为重中之重,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绩效内容和绩效标准。按照卓越绩效评价标准中的“持续改进框架”,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战略入手,大力实施持续改进的“整合战略”,建立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卓越绩效改进机制。


六、在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企业


1.中小微型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要点。


1.1.中小微型企业按照GB/T1900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确定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并根据需要适时建立GB/T24001、GB/T28001等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为初步建立卓越绩效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参照GB/T19004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和深化,进而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也可以直接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将GB/T19001、GB/T28001等合格评定体系要求融入其中,综合六西格玛、QCC和合理化建议等持续改进和创新方法,建立高度整合的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或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2.大型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要点。


2.1大型企业规模较大,组织机构完善、复杂,分工明细,各部门管理业务单一化。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根据管理经验和资源的配置,已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但在外部经济条件下大型企业的应变能力较低,对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不易做到立即适应,所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大型企业需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避免战略不适当引起的资源浪费和错失发展机会。


2.2大型企业管理基础较好,追求可持续发展时会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如:零缺陷管理、QC管理、TPM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一方面使得企业某一方面的管理成熟度较高,另一方面因同一时间段管理方式较多、归口管理部门不同,导致同一项管理任务多次规划、资源重复配置,各种管理方式缺少系统性的整合。大型企业实行卓越绩效模式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学习、整合其他管理思想,在战略制定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考虑,统筹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并在长短期目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


总之,随着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运用卓越绩效模式来加强企业管理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卓越绩效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卓越绩效模式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源自网络,仅作学习交流,如侵删

公众号-底图.pn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